亚洲日韩欧美在线午夜,草草aⅴ在线观看视频,91精品夜夜夜一区二区,偷拍亚洲一区一区二区三区

<dfn id="pndi1"></dfn>
  • <mark id="pndi1"><thead id="pndi1"><label id="pndi1"></label></thead></mark>

    <mark id="pndi1"><thead id="pndi1"><input id="pndi1"></input></thead></mark>
    <mark id="pndi1"><thead id="pndi1"></thead></mark>
    <sup id="pndi1"><thead id="pndi1"><input id="pndi1"></input></thead></sup>

    <ol id="pndi1"><nobr id="pndi1"></nobr></ol>

    加氣混凝土力學(xué)性能試驗方法(GB11971—89)

    2006-06-13 00:00

          標準名稱:加氣混凝土力學(xué)性能試驗方法
     
          標準類型: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標準號:GB11971—89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發(fā)布單位: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標準名稱(英) Test methods for mechanical property of aerated concrete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標準正文:
    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1、主題內(nèi)容與適用范圍
        
          本標準規(guī)定了加氣混凝土抗壓強度、抗拉強度、抗折強度、軸心抗壓強度和靜力彈性模量試驗用儀器設(shè)備、試件、試驗步驟、結(jié)果計算與評定和試驗報告。  
        
          本標準適用于加氣混凝土。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2、引用標準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GB 11969加氣混及土性能試驗方法總則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3、儀器設(shè)備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3.1 材料試驗機:其量程的選擇應(yīng)能使試件的預(yù)期破壞荷載落在滿載的20%-80%。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3.2 天平:感量為1g。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3.3 電熱鼓風(fēng)干燥箱。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3.4 鋼板直尺:精度為0.5mm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3.5 劈裂抗拉夾具一套,如圖1所示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3.6 千分表:如采用其他變形測量儀表,其精度不得低于0.001mm。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3.7 測點定位架(見圖4)。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4、試件
     
          4.1 試件制備
        
          按GB11969第2章規(guī)定進行,受力面必須銼平或磨平。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4.2 試件尺寸和數(shù)量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抗壓強度:100mmXl00mmXl00mm立方體試件一組3塊;抗拉強莊:100mmX100mmX100mm立方體試件一組3塊;抗折強度:100mmXl00mmX400mm棱柱體試件一組3塊;軸心抗壓強度:100mmXl00mmX300mm棱在休試件一組3塊;靜力彈性模量:100mmX100mmX300mm棱柱體試件二組6塊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4.3 試件含水狀態(tài)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4.3.1 抗壓強度和抗拉強度試件在基準含水狀態(tài)(含水牢為35±10%)下進行試驗。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4.3.2 抗折強度、軸心抗壓強度和靜力憚性模量試件在含水串6%~10%下進行試驗。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5、試驗步驟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1 抗壓強度。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1.1 檢查試件外觀。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1.2 測量試件的尺寸,精確至lmm,并據(jù)此計算試件的受壓面積。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1.3 將試件放在材料試驗機的下壓板的中心位置,試件的受壓方向應(yīng)垂直于制品的膨脹方向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1.4 開動試驗機,當(dāng)上壓板與試件接近時,調(diào)整球座,使之接觸均勻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1.5 以2土0.5kN/s的速度連續(xù)而均勻地加荷,直至試件破壞,記錄破壞荷載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1.6 柑試驗后的試件全部或部分立即稱重,然后在10S士5℃下烘至桓重,計算其實際含水率。?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2 試件檢測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2.1 檢在試件外觀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2.2 在試件中部劃線定出勞裂面的位置,劈裂面垂直于制品膨脹方向,測量試件的邊長,精確至1mm,據(jù)此計算勞裂面面積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2.3 將試件放人日裂抗拉夾具中,并使墊條與試件中心線重合,如圖2所示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2.5 開動試驗機,當(dāng)上壓板與夾具接近時,調(diào)整球座,使之接觸均勻。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2.6 以0.20±0.05kN/s的速度連續(xù)而均勻地加荷,直至試件破壞,記錄破壞荷載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2.7 將試驗后的試件全部或部分稱重,然后在105±5℃下烘至恒重,計算其實際含水率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3 抗折強度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3.1 檢查試件外觀。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3.2 在試件中部測量其寬度和高度,精確至lmm。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3.3 將試件放在抗彎支承座上,支點間距為300mm。開動試驗機,當(dāng)加壓頭與試件快接近時,調(diào)整加壓頭及支座,使接觸均勻。加荷方式如圖3所示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3.4 以0.2±0.05kN/s的速度連續(xù)而均勻地加荷,直至試件折斷,記錄破壞荷載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3.5 將試驗后的短半段試件,立即稱重,然后在105±5℃下烘至恒重,計算其實際含水率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4軸心抗壓強度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4.1檢查試件外觀。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4.2在試件的中部側(cè)量試件的邊長(據(jù)此計算試件的承壓面積F),精確至1mm。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4.3將試件直立放置在材料試驗機的下壓板上,試件的軸心與材料試驗機下壓板的中心對準。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4.4開動材料試驗機,將上壓板與試件接近時,調(diào)整球座,使接觸均勻。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4.5垂直于制品膨脹方向,以2.0±0.5kN/s的速度連續(xù)而均勻地加荷。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4.6當(dāng)試件接近破壞而開始迅速變形時,停止調(diào)整材料試驗機油門直至試件破壞, 記錄破壞荷載。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4.7取試驗后試件的一部分,稱重,然后在105±5℃下烘至桓重,計算其實際含水率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5 靜力彈性模量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5.1 取一組試件,按5.4條規(guī)定測定軸心抗壓強度Ra。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5.2 取另一組試件,作靜力彈性模量試驗,其步驟如下: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5.2.1 檢耷試件外觀。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5.2.2 在試件中部測量試件邊長(據(jù)此計算試件的橫截面面積F),用確至1mm。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5.2.3 將銅片(或膠合片)用膠合劑貼在試件的測定點上,而且測量變形的測點應(yīng)精確地安在試件兩側(cè)面的中心線上,并對稱于試件的兩端。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5.2.4 將兩金屬環(huán)用止動螺旋使刀口固定在試件上的銅片(或膠合片)上,上、兩金屬環(huán)刀口之間的距離即為標距,標距采用150mm。然后將兩支千分表放在上方金屬環(huán)的夾頭中夾牢,表桿朝下,使與附在下方金屬環(huán)上的接觸桿平頭接觸,如圖4所示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5.2.5 將裝有千分表的試件置于材料試驗機的下壓板上,使試件的軸心與材料試驗機下壓板的中心對準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5.2.6 啟動材料試驗機,當(dāng)上壓板與試件接近時,調(diào)整球座,使之接觸均勻。檢查千分表尖桿和下方金屬環(huán)的接觸桿平頭是否接觸,使千分表有一原始讀數(shù)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5.2.7 以2.0±0.5kN/s的速度連續(xù)而均勻地加荷。當(dāng)達到應(yīng)力為0.1MPa的荷載pb1時,保持該荷載30s,然后以同樣的速度加荷至應(yīng)力為0.4Ra的荷載pa1,保持該荷載30s,然后以同樣的速度卸荷至應(yīng)力為0.1MPa的荷載pb2,保持該荷載30s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5.2.8 按上述加荷和卸荷方法,反復(fù)預(yù)壓三次后,分別讀取第四次荷載循環(huán),在pb4與pa4時試件兩側(cè)相應(yīng)的變形讀數(shù)Qb4和Qa4,計算兩側(cè)變形值(Qa4一Qb4)的平均 值Q4,按同樣方法進行第五次荷載循環(huán),并計算Q5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5.2.9 如果Q4與Q5之差不大于0.003mm(即2X10[-5]1),則取下千分表,以同樣速度加荷至試件破壞,并計算軸心抗壓強度Qa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5.2.10 如果Q4與Q5之差大于0.003mm,繼續(xù)按上述方法加荷與卸荷,直至相鄰兩次兩側(cè)變形平均值之差不大于0.003mm為止。并按最后一次的變形平均值計算彈性模量值,但在試驗報告中應(yīng)注明計算所依據(jù)的次數(shù))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5.5.2.11 取試驗后試件的一部分立即稱得,然后在105±5℃溫度下烘至恒重,計算其實際含水率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6、結(jié)果計算與評定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6.1 抗壓強度按式(1)計算: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P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R=── 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1)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F
    式中:R——試件的抗壓強度,MPa;
          P——破壞荷載。N;
          F——試件受壓面積,mm2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6.2 抗折強度按式(2)計算: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3P·X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Rw=──── 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2)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·h[2]
    式中:Rw一一試件的抗折強度,MPa;
          P——試件折斷時的荷栽,N;
          b——試件寬度,mm;
          h一一試件高度,mm;
          X一一折斷面與鄰近支點的距離(mm),在試件底面的中軸線上量得,用確至lmm。?
     
          6.3 抗拉強度(劈裂法)按式(3)計算:  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P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Rp1=─── 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┘)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πa[2]
    式中:Rp1一一試件的抗拉強度,MPa:
        P一一破壞荷載,N;
        a一一試件的邊長,mm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6.4 軸心抗壓強度按式(4)計算。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P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Ra=── 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4)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F
    式中:Ra——,軸心抗壓強度,MPa;
          P一一試件的破壞荷載,N;
          F一一試件中部截面面積的邊長,mm[2]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6.5 靜力彈性模量按式(5)計算: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Pa-Pb     l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En=────×──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5)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F      Q5
    式中:En——試件稈力彈性摸玉,MPa;
          Pa一一應(yīng)力為0.4Ra時的荷載,N;
          Pb——應(yīng)力為0.lMPa時的荷載,N;
          F——試件的橫截面面積,mm2;
          Q5——第五次荷載循環(huán)時試件兩側(cè)變形平均值,mm;
          l——測點標距,150mm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6.6 抗壓強度和軸心抗壓強度的計算精確至0.1MPa;抗拉強度和抗折強度的計算精確至0.0lMPa;靜力彈性模量的計算精確至100MPa。
     
          6.7 結(jié)果評定按GB1969第3章的規(guī)定進行。靜力彈性模量按3塊試件測值的算術(shù)平均值計算,如果其中一個試件的軸心抗壓強度Ra’與Ra之差超過20%Ra,則彈性模量值按另二個試件測值的算術(shù)平均值計算,如有二個試件與Ra之差超過規(guī)定。則試驗結(jié)果無效。  
     
          7、試驗報告  
        
          試驗報告應(yīng)符合GB1l969的規(guī)定。
      
          附加說明:  
          本標準由國家建筑材料工業(yè)局提出。  
          本標準由國家建筑材料工業(yè)局硅酸鹽建筑制品質(zhì)量監(jiān)督檢驗中心、北京市建筑材料科學(xué)研究所負責(zé)起草。   
          本標準由國家建筑材料工業(yè)局硅酸鹽建筑制品質(zhì)量監(jiān)督檢驗中心負責(zé)解釋。 
         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姜炳年、姚國偉、張建軍、程群超。 
          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,原建筑材料工業(yè)部部標準JC267-80《加氣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方法》、JC268-80《加氣混凝土抗拉強度試驗方法》、JC269-80《加氣混凝土抗折強度試驗方法》和JC 270-80《加氣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和靜力彈性模量試驗方法》作廢。

    編輯:

    監(jiān)督:0571-85871513

    投稿:news@ccement.com

    本文內(nèi)容為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水泥網(wǎng)立場。聯(lián)系電話:0571-85871513,郵箱:news@ccement.com。

    閱讀榜

    2025-05-07 03:00:50